【轆轤首】小泉八雲 - 日文翻譯:田部隆次 |免費日本小說線上看
作品︰ 轆轤首
作者︰ 小泉八雲
日文翻譯︰ 田部隆次
中文翻譯︰ 小說熊 (日本小說翻譯室)
日譯本原文︰ 青空文庫【ろくろ首】
約在五百年前,九州菊池家有一位武士,名叫磯貝平太左衞門武連。他出身於武學世家,遺傳了先祖的高強武藝,在弓馬之上展現出非凡造詣。他自小顯露驚人天賦,年少時已經在劍術、弓術、槍術等方面超越自己的師傅。
在永享年間(西曆1429 - 1441)的戰亂中,他屢立戰功,多次獲得上位表揚。然而,隨著菊池家慘遭滅族,磯貝也失去了主君。儘管投靠別的大名本非難事,但他看淡榮華富貴,對舊主忠誠不渝,於是,他拋開紅塵,削髮為僧,法號「回龍」,從此雲遊四方。
然而在僧服下的回龍依然保持著武士的本質。他過往無懼戰場險惡,如今亦不畏世間困難。無論天氣如何惡劣,他從不畏懼踏上其他僧人不敢踏上的險途,唯有一心傳揚佛法,普渡世人。當時,正值時局動盪,甚至連僧人獨自出門也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。
回龍在他第一次漫長的旅途中來到甲斐。某個傍晚,他走在山間路上,無意間遠離了村莊,來到一處荒涼的地方。因為天色漸暗,他決定在野外過夜。他找到路旁一塊草地,準備席地而睡。他隨遇而安,在荒野外,岩石成了很好的床鋪,樹根成了舒適的枕頭。他的身體堅韌如鋼,從不被霜露雨雪所嚇怕。
正當他躺下之際,一名樵夫背著斧頭與沉重木柴,沿著山路從遠方而來。樵夫看到他獨自躺在地上,不禁注足凝視,驚訝地問道:「究竟是誰獨自在野外過夜?原來是大師,此地經常有妖怪出沒,大師不害怕嗎?」
回龍豪氣地笑著道:「貧僧是個行腳僧,對妖怪並不畏懼。無論是狐妖、狸妖,還是其他妖怪,對我都不是問題。我反倒喜歡這裡寧靜清幽,適合襌修。我早已習慣以地為床,以天為被。更何況貧僧潛心修行已久,早已不憂心生死。」
樵夫聽後說道:「大師果然膽識過人!然而,眾所皆知,這裡是一處危險的地方。俗話說:『君子不立危牆之下』。在這裡過夜,實在太危險。寒舎雖然簡陋,拿不出好東西款待大師,但至少可以遮風擋雨,還請大師隨我同去,總比獨自在此過夜來得安心。」
回龍被樵夫的誠意感動,欣然接受邀請。於是,樵夫帶著他離開大路,踏上蜿蜒山徑。這條小路險峻難行,時而沿懸崖前進,跨過濕滑的樹根,時而踩在尖銳的岩石上。最終,他們來到山頂上一片平地。在皎潔的滿月映照下,前方出現一間茅草建成的小屋,屋內透出溫暖燭光。樵夫引領回龍走進後門,來到屋後的一條竹水道,水道從附近的溪流引水而來,他們在這裡清洗雙腳。屋旁是一片小菜園,延伸至後方的竹林與杉木林。在更遠處,隱約可見一條瀑布,水流自高處傾瀉而下,在月光下宛如一件長白衣,在夜色中輕輕舞動。
樵夫與回龍一同進入小屋,只見爐火旁坐著四名男女,正搓著雙手取暖。他們見到回龍便起身行禮,並以恭敬言辭向他問候。回龍心感疑惑,心想住在偏僻之地的窮人,竟然如此通曉禮節。他心想:「這些人頗有教養。想必曾受教於深明禮節的人。」他轉向那位被樵夫稱為主人的人,問道:「從你們親切的言詞和恭敬的待客之道來看,閣下過去應非尋常樵夫,或許是名門之後吧?」
「主人」微笑著回答:「是的,大師說的沒錯。正如大師所見,小弟如今生活困頓,然昔日確曾風光一時。我這生可說是自作自受。當年我侍奉某位大名,身居要職。然而因為沉迷酒色,亂了心智,於是犯下惡行,最終招致滅門,連累無辜。小弟為贖此罪,長年自我流放於此。如今,只望能彌補過往罪孽,重振祖業。此願雖難實現,小弟仍然誠心悔改,盡己所能幫助不幸的人,望能補償昔日的罪過。」
回龍聽了「主人」的志願,甚感欣慰,對他說道:「有些人年輕時犯過錯誤,但日後卻格外努力行善。貧僧過去也曾遇見這樣的例子。佛經亦有記載,即使是十惡不赦,若下定決心行善,仍能累積無量功德。你是一位內心善良的人。因此,貧僧衷心希望你能脫離罪孽,步向光明。今晚,貧僧為你誦經,祈願你能早日彌補罪過。」
說完後,回龍對「主人」說:「夜已深了,請大家好好休息吧。」
「主人」將他帶到一間狹小的房間,裡面已經鋪好床鋪。接著,大家都睡了,只有回龍仍然專心在燈光下誦經,直到夜深。他打開床邊的窗戶,在入睡前稍微觀賞窗外的景色。夜色十分美麗,天空無雲,窗外無風。明亮的月光把樹木的影子清晰地投射在地上,庭院中的露珠在月光下閃閃發光。蟋蟀和鈴蟲的鳴聲成為一首熱鬧的樂曲。附近的瀑布聲隨著深沉的夜色,變得愈發低沉。回龍聽著水聲,感到口渴,便想起屋後的竹水道。他不想打擾別人,於是悄悄走出門外,準備拿些水來喝。他輕輕拉開紙門,透過燈光,看見五人躺著,但竟然發現全都沒有頭顱。
他嚇了一跳,心想莫非發生了命案。然而,他隨即注意到,那些人頸項上沒有血跡,頭顱看來並非遭人砍下。他心想:「難道是被妖怪愚弄?被『轆轤首』誘騙到他們的巢穴?《捜神記》中有記載,若果『轆轤首』之頭顱飛離,只要將其身軀移往他處,頭顱便無法回到身軀上。書中還寫道,如果頭顱回來時,發覺身軀已被移走,頭顱會像球般在地上彈跳三次,然後因為驚慌過度而不停喘息,最終喪命。假如這些為禍人間的妖怪確實是『轆轤首』,那麼依書中所言行事,相信應該沒錯。」
回龍抓住「主人」的雙腳,把他拖到窗邊,將他的身軀推出窗外。他走到後門,發現門還鎖著,推斷當家的頭顱應該是從屋頂的煙囪飛出去。他輕輕打開門戶,走進後院,再小心翼翼地朝遠處的森林走去。走著走著,他在黑暗中聽見說話的聲音,於是悄悄向著聲音的方向前行,直至來到一棵大樹的後面躲藏起來。他看見五顆頭顱一邊談笑,一邊在空中飛舞。那些頭顱正在吞食地上與樹枝間的昆蟲。
過了一會兒,那棵「主人」的頭顱沒再吞食昆蟲,開口道:「今晚來的那個僧人看來肥美,肯定能吃得很飽。都怪我多嘴,說了不該說的話,讓他整夜為我誦經,害得我們無法靠近。現在快到破曉,他應該已經入睡。你們誰去看看,他現在怎麼了?」
隨後,那顆年輕女性的頭顱立刻如蝙蝠般輕盈地飛向屋子。不久後,她驚慌失措地回來喊道:「那個僧人不見了!不僅如此,他還把主人的身軀帶走了!主人的身軀如今不知在哪裡!」
聽到這番話,「主人」的頭顱在月光下顯露出猙獰的面容。他雙目圓睜,頭髮倒豎,獠牙間響起低沉的聲響。他發出一聲尖叫,淚水夾雜著怒火,大聲咆哮道:「既然我的身體已遭移動,便再無法回復原狀,註定一死!這一切都怪那個僧人。在我死前,一定要找到他,把他撕碎吃掉!啊,他不就躲在那棵樹後嗎?你這懦夫!」
「主人」的頭顱隨即率領其餘四顆頭顱撲向回龍。強悍的回龍順手拔下一根樹枝作為武器,以驚人的力量擊打那些頭顱,不讓他們逼近。四顆頭顱被打得四散而逃。唯獨「主人」的頭顱即使屢遭痛擊,依然拼命撲向回龍,最終死咬住回龍左邊的衣袖不放。回龍立刻抓住「主人」頭顱的髮髻,狠狠地痛毆。但頭顱仍緊咬著袖子不放,直到發出長長一聲呻吟後才死去。即使這樣,頭顱仍然咬緊袖子不放。即便回龍使盡全力,依然無法將它的嘴巴撬開。
回龍帶著那顆咬住袖子的頭顱回到屋裡。他看到那四顆被打得頭破血流的頭顱,已經各自回到身軀上,正坐在屋內。當他們一見到回龍站在後門,立刻驚慌地喊道:「那個僧人來了!他來了!」隨即倉皇從另一扇門逃入森林。
東方的天空漸漸發亮,回龍明白黑夜一過,妖怪的力量便會消散。他望著袖子上那顆被鮮血、汗水與泥土染污的頭顱,心想:「這妖怪的頭顱,倒是不錯的戰利品!」他放聲大笑,收拾行裝後便徐徐下山,繼續前行。
他隨即繼續行程,最終抵達信州諏訪。行走在諏訪的大街上時,他一邊濶步前行,一邊將妖怪的頭顱懸掛在肘上。路上的女人都嚇昏了,孩子也尖叫逃跑,到處騷動不已。官差很快趕到,將他逮捕帶走。人們以為,他殺害的人在臨死前緊咬他的袖子,所以才留下這個頭顱。
回龍被盤問時只是微笑不語。當晚,他被收押入牢,次日被帶到當地官員面前,接受審問。官員要求他解釋袖子上頭顱的來歷,並為何如此厚顏無恥,竟然公然在公眾面前顯示自己的罪行。
回龍聽罷大聲笑了很久,然後說:「各位,這頭顱並非貧僧把它掛在袖子上,而是頭顱自己主動來咬我的袖子。這事也讓我非常困擾。貧僧並沒有犯罪。這頭顱不是人類的,而是妖怪的。我是出於自保才殺掉這妖怪,並沒有妄動殺戮。」
於是,回龍將自己的驚險經歷,一一向官員陳述。當說到他與五個頭顱搏鬥的時候,他又再大聲笑了一聲。
然而,幾位官員並不覺得可笑。他們認為回龍是個不知悔改的罪人,這樣說無非是在侮辱眾人智慧。於是,眾人沒再追問,立即決定判處回龍死刑。唯有一位老者提出反對。這位年老的官員在審問過程中始終沉默不語,但聽完各人意見後,卻站起來說道:「我們應該先仔細檢查那顆頭顱。假若這位僧人所言屬實,從頭顱上理應能看出端倪。來人,把頭顱取來。」
回龍的外衣被脫下,連同咬著衣物的頭顱一併置在一眾官員面前。年老的官員反覆仔細地檢查,發現頸部後方有幾個奇異的紅色記號。他提醒眾官員注意這一點。隨後,他指出頭顱的頸部竟未見任何遭武器斬擊的痕跡。相反,斷面光滑如落葉自樹枝自然脫落,毫毛斬擊的痕跡。
年老的官員開口說道:「那位僧人所說的,看來完全屬實,這的確是轆轤首的頭顱。《南方異物志》中記載,真正的轆轤首,於後頸之上總有一些紅色的文字。如今那裡確有文字,而且明顯不是後來寫上去。再說,自古以來,甲斐的山中就傳聞有這樣的怪物橫行,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。然而 ……」
說到這裡,老人轉向回龍,高聲說道:「您真是一位勇猛的僧人!你展現出一般僧人沒有的勇氣。與其說是僧人,您更像武士。也許您原本就是個武士吧?」
回龍答道:「正如你所料,貧僧在出家之前,的確是長年以弓矢為伴。當時無論是人是鬼,我都無所畏懼。那時我名為九州磯貝平太左衞門武連,也許在座有人還記得這個名字吧。」
當他報上名字時,庭上立即充斥著驚訝的低語聲。在場許多人都記得他的名字。隨後,眾官員立刻變得親暱起來,猶如兄弟友人一樣。他們恭敬地護送他前往領主的府邸。領主熱情的款待他,並給予他各種獎賞,最終才准許他離去。當回龍離開諏訪的一刻,他覺得自己是這個無常塵世中最幸福的僧人。他攜著那顆頭顱繼續上路,戲稱它是自己的紀念品。
好了,接下來就說說那顆頭顱的下場吧。
在離開諏訪一兩天後,回龍在荒野被一名盜賊攔住,命令他脫下衣服。回龍毫不猶豫,立刻脫下衣物交給盜賊。此時,盜賊才注意到衣袖中掛著的東西。即便他是盜賊,仍不禁嚇了一跳,急忙掉下衣物,向後一跳叫道:「嘿,你可真不是普通的僧人,居然比我還狠!我雖也曾殺過人,但從未在袖子裡帶著人的頭顱到處走。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。我們也算是同道中人了。我想那顆頭顱應該可以用來嚇唬些人,對我很有幫助。可否賣給我?我願意用五兩銀子,再加我的衣服跟你交換。」
回龍回答道: 「如果你真的想要,那頭顱和衣服都可以給你,但它其實是妖怪的頭顱,並非人的頭顱。所以,若你因此遇上不測,別怪我存心欺瞞。」
盜賊大叫道:「你這僧人真有意思!竟把殺人的事開玩笑。我是認真的,衣服和錢就在這裡。你拿去吧。只要留下那顆頭顱,無需再多說無聊話。」
回龍說:「好了,你拿去吧。我可不是開玩笑的。如果你之後遇到怪異的事情,那也只能怪你自己,竟然花這麼多銀子來買這妖怪的頭顱。」說罷,他便大笑著離開了。
就這樣,盜賊拿下了頭顱和衣服,並開始以妖僧的身份四處行竊。當他走近諏訪時,聽到了關於這顆頭顱的故事。他開始害怕轆轤首的亡靈會來復仇。於是,他決定把頭顱帶回原地,將它和屍身一同埋葬。
儘管他找到了道路通往甲斐山中小屋,但那裡早已荒癈,什麼人也沒有,屍身也找不到。於是,他只好將頭顱埋在小屋後面的森林中,並拜祭它。今天,這個轆轤首的墳塚依然存在。(至少,日本的學者是這麼說的。)
全篇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