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漢翻譯技法分享(三)怎樣才算好的翻譯?(下)「神似」與「化境」 |小說熊






快速連結

日漢翻譯技法分享 目錄

「信、達、雅」還不夠嗎?

上一節講過,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「雅」這個嚴復提出的翻譯原則的。事實上,把原文格調提昇,展現文采,確實可能導致譯文失去原文神韻的問題。

舉例說,原文是一篇注重邏輯性的法律文件。假若為了顯露文采,雕琢遣詞與音律,藝術性雖然提高,但原文富邏輯性的陣述卻因此而變得模糊,最終只是吃力而不討好。


傅雷的「神似」說

「雅」這個原則所以為人疚病,可能因為它背離了今天大家都普遍認同的一個翻譯原則︰神似。

一般都認為,「神似」說是由近代著名翻譯家傅雷所提出的。他在重譯巴爾扎克的《高老頭》的譯序中寫了以下一段話。

“以效果而論,翻譯應當像臨畫一樣,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。”

傅雷本身在法國是念藝術理論的,所以順理成章就借用了臨畫來作比喻。

翻譯重視神似,假若失去原文神韻,表面上沒有違背「信」這個翻譯原則,但假若讀者接收不到原作者背後的心意,在「情感傳遞」上,卻不能說是已經達到「信」的要求。

讓我們看看一個簡單的例子。

一般情況下,日語「ばか」可以譯作「白痴」,指罵他人頭腦愚笨。但假若只是兩口子在打情罵俏,這樣翻譯或許語氣就有點重,翻譯成「傻瓜」可能更能神似地表現出二人之間的親暱關係。

當然,「神似」不僅只是應用在「感情傳遞」的層面上,也應當涵蓋「原文重點」及「風格意象」等等的不同領域。通過閱讀一篇神似的譯文,讀者能清楚理解原作者在寫作時所傾注的心思。

要做到「神似」,除了對譯者的語言駕馭能力有一定要求以外,更重要的是考驗譯者對原文內容、寫作風格、背景知識以至原作者觀點等等的資訊是否透徹理解。沒有充分做到這點,就很難神似地翻譯出原作者的心意。

儘管揣測原作者心意這種做法是主觀的,有不確定性的。但通過充分了解與原文有關的一切資料,還是可以在大程度上達致這個目的的。

「神似」說就說到這裡,再來就是「化境」說。



錢鍾書的「化境」說

「化境」說是由錢鍾書所提出的。可能因為「圍城」這部小說的名聲太響,有很多人只知錢鍾書是作家,卻不知其實他也是個精通歐洲多國語言的翻譯家。在他的文學評論文章《林紓的翻譯》中,他寫了以下一段。

“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是『化』。把作品的一國文字轉變成另一國文字,既不能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,又能保持原有的風格,那就算得上入於『化境』。十七世紀有人讚美這種造詣的翻譯,比為原作的『投胎轉世』(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),軀殼換了一個,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。換句話說,譯本對原作應該忠實得以至於讀起來不像譯本,因為作品在原文裏絕不會讀起來像經過翻譯似的。”

錢鍾書所提倡的「化境」跟傅雷的「神似」其實非常類近。二人都主張翻譯原文風格的「神」,而不是原文文字的「形」。

此外,錢鍾書也闡明了不能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。也就是說,追求「形似」其實是沒有必要的。


翻譯原則的小總結

說到這裡,讓我們來做個翻譯原則的小總結吧。

  • 「信」和「達」這兩個翻譯原則的重要性在翻譯界中沒有太大的爭議。不指鹿為馬,不漏譯,不妄加己見,行文通順都是好譯文的必要元素。
  • 「雅」的爭議性比較大,提昇原文格調並不是人人認同。取而代之,「神似」就更為大家所接受。
  • 翻譯要求「神似」,不用拘泥「形似」。

以上就是小弟在翻譯原則上的小總結。

假若不違背「信」、「達」及「神似」等原則,小弟認為在不突兀的情況下,也應當盡力保留原文的「形」,做到「形神兼備」。不過行之卻是甚難,是否去做,又或者做到多少,就要視乎譯者自身的判斷及能力了。

而事實上,以往魯迅做翻譯時就非常著重「形似」。不過因為不是今天的主流意見,小弟就略過不提了。

翻譯原則說到這裡。下一節是翻譯實戰上的分享︰《翻譯的步驟》。






(待續)
快速連結

上一篇︰怎樣才算好的翻譯?(上)從「信、達、雅」談起

日漢翻譯技法分享 目錄

日本小說翻譯室 文章目錄
日本小說翻譯室 Facebook 專頁

延伸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