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鼻子】(一)| 芥川龍之介
「那樣的作品,如果今後再寫上二、三十篇,他必成為文壇中獨一無二的作家。」
這句話,是文豪夏目漱石在讀完芥川龍之介的〈鼻子〉後,對他所下的評價。短短一句,卻為芥川帶來莫大鼓舞,也成為他文學生涯的轉捩點,最終讓他躍升大正時期最耀眼的文豪。
全文將會分成三部分,今回發布第一部份。
這句話,是文豪夏目漱石在讀完芥川龍之介的〈鼻子〉後,對他所下的評價。短短一句,卻為芥川帶來莫大鼓舞,也成為他文學生涯的轉捩點,最終讓他躍升大正時期最耀眼的文豪。
全文將會分成三部分,今回發布第一部份。
作品︰ 鼻子 ﹙一﹚
作者︰ 芥川龍之介
翻譯︰ 小說熊(日本小說翻譯室)
原文︰ 青空文庫【鼻】
說到禪智內供的鼻子,在池尾一帶可說無人不曉。那鼻子長約五、六寸,從上唇垂到下巴,前後粗細如一,看起來就像一條細長的香腸,垂掛在臉的正中央。
內供年過五十,從沙彌開始,到今日升任為內道場供奉,心中始終為這鼻子所苦。當然,他在外人面前總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樣。這不僅是因為他自覺身為僧侶,應專心一志追求往生極樂,不宜為鼻子之事而煩憂,更重要的,其實是不願讓人看出自己在意此事。對他而言,閒談中只要出現「鼻子」二字,便足以令他忐忑不安。
內供對這鼻子感到棘手,有兩個原因。其一,是實際上的不便。鼻子太長,無法獨自好好用饍。獨自進食時,鼻尖總會碰到碗裡的米飯。為此,他特地吩咐一名弟子坐在對面,在他吃飯時,用一塊約一寸寬、兩尺長的木板將鼻子托起。但這樣進食,對托鼻子的弟子固然困難,對被托鼻子的內供來說,也非易事。據說有一次,一位臨時替補的小沙彌在托鼻時打了個噴嚏,手一抖,內供的鼻子便跌進稀粥裡,這件事甚至傳遍京城。然而,這些不便,還稱不上是困擾的主因。他真正難受的,是鼻子為他帶來的羞辱,深深刺痛他的自尊。
池尾的居民見到禪智內供長著這樣一副鼻子,反倒慶幸他是出家人。他們認為,天生那副鼻子,又有誰願意嫁給他?甚至有人揣測,或許正是因為這副鼻子,內供才出家。然而,內供並沒有因為成了僧人而減少鼻子帶來的困擾。他的自尊心十分脆弱,無法忍受世俗認為他不能成婚,是因為鼻子太長的緣故。因此,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方式,他都盡力想要彌補鼻子帶來的自尊受創。
內供首先嘗試的,是設法讓那副長鼻子看來短一些。在沒有人的時候,他會對著鏡子,從各種角度仔細觀察自己的臉。有時,覺得單純改變臉部位置不夠,他會用手指撐著或輕搭下巴,不停凝視鏡中的自己。然而,無論怎麼嘗試,他依然無法滿意,鼻子看起來一點也沒變短。甚至有時,他越是用力,鼻子反而越長。每當這時,他會厭煩地把鏡子收起,嘆口氣,再無奈地走回自己的桌旁,繼續誦經。
除此以外,內供開始不斷留意周遭人們的鼻子。池尾的寺院經常舉行法事。寺內興建了一排排緊密相連的僧舍,僧侶每天在澡堂內不停燒水。寺內的僧侶與信徒也是不計其數。內供常常很有耐性地觀察他們的面容,尤其是他們的鼻子。只要能找到一個人擁有與自己相似的鼻子,他便能感到一絲安慰。對他而言,無論是深藍色僧衣,還是潔白長袍,橙色帽子或是灰色法衣,已經無關重要。內供眼中所見的,就只是他人的鼻子。然而,儘管也有一些擁有鈎鼻的人,卻沒有任何人的鼻子跟他一樣。愈是找不到鼻子相似的人,他心中便愈加不快。與人交談時,他總會下意識地捏起垂落的鼻尖,並且感到有點羞愧。這一切無非都是源自他心底的不悅。
最後,內供開始想,能否在佛經或古藉中,找到與他擁有相同鼻子的人,至少,能讓他在心靈上獲得一絲安慰。然而,經典裡的目連與舍利弗,從未記載他們有甚麼長鼻子。至於龍樹與馬鳴等菩薩,當然也都只是擁有尋常鼻子的人。內供在聽中國故事時,得知蜀漢的劉玄德耳朵很長。當時心想,若劉玄德長的是鼻子,或許他就不會覺得如此無助。
儘管內供心中有這些消極的情緒,但他仍然積極嘗試各種縮短鼻子的方法。他幾乎嘗盡所有辦法。他曾經用烏瓜煎湯來服用,也曾把老鼠尿液塗在鼻上。然而,無論他怎樣努力,鼻子依舊是五六寸長,懸垂在上唇之上。
第一部份完
若閣下認為本網站翻譯得還可以,希望能慷慨點擊廣告,支持本站繼續營運。
快速連結
鼻(一)
鼻(二)
鼻(三)完
芥川龍之介 其他作品
日本小說翻譯室 文章目錄
日本小說翻譯室 Facebook 專頁
作者︰ 芥川龍之介
翻譯︰ 小說熊(日本小說翻譯室)
原文︰ 青空文庫【鼻】
說到禪智內供的鼻子,在池尾一帶可說無人不曉。那鼻子長約五、六寸,從上唇垂到下巴,前後粗細如一,看起來就像一條細長的香腸,垂掛在臉的正中央。
內供年過五十,從沙彌開始,到今日升任為內道場供奉,心中始終為這鼻子所苦。當然,他在外人面前總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樣。這不僅是因為他自覺身為僧侶,應專心一志追求往生極樂,不宜為鼻子之事而煩憂,更重要的,其實是不願讓人看出自己在意此事。對他而言,閒談中只要出現「鼻子」二字,便足以令他忐忑不安。
內供對這鼻子感到棘手,有兩個原因。其一,是實際上的不便。鼻子太長,無法獨自好好用饍。獨自進食時,鼻尖總會碰到碗裡的米飯。為此,他特地吩咐一名弟子坐在對面,在他吃飯時,用一塊約一寸寬、兩尺長的木板將鼻子托起。但這樣進食,對托鼻子的弟子固然困難,對被托鼻子的內供來說,也非易事。據說有一次,一位臨時替補的小沙彌在托鼻時打了個噴嚏,手一抖,內供的鼻子便跌進稀粥裡,這件事甚至傳遍京城。然而,這些不便,還稱不上是困擾的主因。他真正難受的,是鼻子為他帶來的羞辱,深深刺痛他的自尊。
池尾的居民見到禪智內供長著這樣一副鼻子,反倒慶幸他是出家人。他們認為,天生那副鼻子,又有誰願意嫁給他?甚至有人揣測,或許正是因為這副鼻子,內供才出家。然而,內供並沒有因為成了僧人而減少鼻子帶來的困擾。他的自尊心十分脆弱,無法忍受世俗認為他不能成婚,是因為鼻子太長的緣故。因此,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方式,他都盡力想要彌補鼻子帶來的自尊受創。
內供首先嘗試的,是設法讓那副長鼻子看來短一些。在沒有人的時候,他會對著鏡子,從各種角度仔細觀察自己的臉。有時,覺得單純改變臉部位置不夠,他會用手指撐著或輕搭下巴,不停凝視鏡中的自己。然而,無論怎麼嘗試,他依然無法滿意,鼻子看起來一點也沒變短。甚至有時,他越是用力,鼻子反而越長。每當這時,他會厭煩地把鏡子收起,嘆口氣,再無奈地走回自己的桌旁,繼續誦經。
除此以外,內供開始不斷留意周遭人們的鼻子。池尾的寺院經常舉行法事。寺內興建了一排排緊密相連的僧舍,僧侶每天在澡堂內不停燒水。寺內的僧侶與信徒也是不計其數。內供常常很有耐性地觀察他們的面容,尤其是他們的鼻子。只要能找到一個人擁有與自己相似的鼻子,他便能感到一絲安慰。對他而言,無論是深藍色僧衣,還是潔白長袍,橙色帽子或是灰色法衣,已經無關重要。內供眼中所見的,就只是他人的鼻子。然而,儘管也有一些擁有鈎鼻的人,卻沒有任何人的鼻子跟他一樣。愈是找不到鼻子相似的人,他心中便愈加不快。與人交談時,他總會下意識地捏起垂落的鼻尖,並且感到有點羞愧。這一切無非都是源自他心底的不悅。
最後,內供開始想,能否在佛經或古藉中,找到與他擁有相同鼻子的人,至少,能讓他在心靈上獲得一絲安慰。然而,經典裡的目連與舍利弗,從未記載他們有甚麼長鼻子。至於龍樹與馬鳴等菩薩,當然也都只是擁有尋常鼻子的人。內供在聽中國故事時,得知蜀漢的劉玄德耳朵很長。當時心想,若劉玄德長的是鼻子,或許他就不會覺得如此無助。
儘管內供心中有這些消極的情緒,但他仍然積極嘗試各種縮短鼻子的方法。他幾乎嘗盡所有辦法。他曾經用烏瓜煎湯來服用,也曾把老鼠尿液塗在鼻上。然而,無論他怎樣努力,鼻子依舊是五六寸長,懸垂在上唇之上。
第一部份完
若閣下認為本網站翻譯得還可以,希望能慷慨點擊廣告,支持本站繼續營運。

快速連結
鼻(一)
鼻(二)
鼻(三)完
芥川龍之介 其他作品
日本小說翻譯室 文章目錄
日本小說翻譯室 Facebook 專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