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紅蠟燭與人魚】(一) 小川未明
今天發布小川未明的〈紅蠟燭與人魚〉第一部份,這篇作品於1921年在《東京朝日新聞》連載。
小川未明(1882–1961)是橫跨明治、大正與昭和三個時代的小說家與兒童文學作家,被譽為「日本的安徒生」、亦有「日本兒童文學之父」之稱。他在童話創作領域享有崇高地位,與濱田廣介、坪田讓治並列為「兒童文學界三神器」。
這個故事將分為四部份依序發布,今天先帶來第一篇,希望大家會喜歡。
作品︰ 紅蠟燭與人魚(一)
作者︰ 小川未明
翻譯︰ 小說熊 (日本小說翻譯室)
原文︰ 青空文庫【赤い蝋燭と人魚】
﹙一﹚
不僅是南方的海洋,北方的海洋中也棲息著人魚。
那天,在深藍色的北方海洋裡,一條女人魚靜靜坐在岩石上,凝望著四周的景色。
幽幽月光穿透雲層,灑落在浪花上。人魚無論望向哪個方向,能看見的,都只是無盡起伏的波濤。
人魚心想,這片景色竟然如此淒清!她又想,其實人魚的外貌與人類並無太大差異。相比那些魚類與兇猛的深海生物,人魚反而更接近人類,她不明白,為何要與其他魚類與海洋生物一同生活在這冰冷而淒寂的深海之中
每當人魚想起自己長年無人傾訴,又想起那片自己所嚮往、光明燦爛的海面生活時,人魚便感到非常難受。因此,在月色皎潔的夜晚,她時常浮上海面,坐在岩石上沉思。這天,她忽發奇想。
人魚心想︰「聽說人類居住的城鎮十分美麗,他們比魚類與海洋生物更重情義。我們雖然生活在海底,與魚群和其他生物為伴,但既然我們與人類更為相似,照理說,應該與人類一同生活才對。」
她是一條女人魚。不久之後,她懷孕了。她心想,自己已在這片北方海洋中孤單地生活了這麼多年,想要居住在光明熱鬧的人類國度,恐怕早已無望。然而,對即將出生的孩子而言,她不願讓她重蹈自己的命運 —— 悲哀無依地生活下去。
世上或許沒有比與孩子分離、孤獨生活於海中更為悲哀,但若孩子能在某處找到幸福,自己的幸福又算得了什麼呢?
人魚心想:「聽說人類是世上最善良的生物,絕不欺負那些可憐無依的人。他們一旦開始照顧某個無依者,就不會輕易離棄。幸好,我們不僅臉龐與人類相似,上半身也和人類無異──既然能在魚類和海洋動物的世界中生存,生活在人類世界應該也不成問題。只要有人類願意撫養我的孩子,就絕不會無情地把她拋棄。」
人魚的心願是讓孩子在光明熱鬧、美麗的城鎮中成長,於是決定游向陸地將孩子生下來。她明白,這樣做或許以後也見不到孩子,但只要孩子能夠接近人類,將來便能擁有幸福的生活。
遙遠對岸的小山丘上,隱約映出神社的燈火。那個夜晚,人魚朝陸地游去,只為將孩子生下。
第一部完
快速連結
紅蠟燭與人魚(一)
紅蠟燭與人魚(二)
紅蠟燭與人魚(三)
紅蠟燭與人魚(四)完
小川未明 其他作品
日本小說翻譯室 文章目錄
日本小說翻譯室 Facebook 專頁